|
成品油市場利空與利好交織 7月份以來,由于外盤持續(xù)震蕩下滑,導致國內成品油零售價經歷了新定價機制以來首次六連跌。市場操作者心態(tài)普遍不佳,而三季度正值成品油需求淡季,故而成品油市場難以擺脫跌勢。至9月底,全國0#均價為7376元/噸,93#均價為8493元/噸,分別較7月初下滑462元/噸和563元/噸。國內汽柴油批發(fā)價格也不斷走跌,并不斷刷新4年以來低價紀錄。 近幾個月來,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主要就是全球石油供應充裕而需求低迷,還有就是美元匯率強勢。 今年第四季度,國內成品油市場利空利好因素依舊交織共存。由于國際石油需求增速下滑至2009年以來的低位,且國際石油供應較為充裕,后期原油走勢或難改低迷。且自新定價機制執(zhí)行以來,國內成品油市場與國際原油關聯性加大,因此后期較長一段時間內,國內成品油價格或將難以擺脫低價狀態(tài)。另一方面,隨著天氣的逐步轉冷,汽油需求愈加清淡,后期汽油價格承壓。而國內基建、工礦等作業(yè)項目進入趕工期,且隨著北方煉廠轉產負號柴油,南方局部地區(qū)資源供應或受影響,故后期柴油價格將得到一定支撐,后期“柴強汽弱”格局逐步顯現?紤]到全球經濟形勢暫難好轉,且國內成品油市場信心普遍不足,成品油市場實質好轉仍顯艱難。
|